游客
题文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欧洲霸主和世界霸主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各苏区涌现出大量的民间歌谣并广为流传,如"山歌越唱音越高,二胡来和紫竹箫;苏区山歌像团火,唱得处处红旗飘"。此类歌谣的涌现

A.

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

B.

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

C.

发挥了土地革命动员的作用

D.

反映了苏区宣传的巨大成功

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

A.

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

B.

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C.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

D.

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图2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A.

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

B.

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

C.

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

D.

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

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间人种红薯":江西大廣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

富民思想的践行

B.

新农作物的传播

C.

饮食结构的改变

D.

人地矛盾的加剧

北宋中期以后乡村出现了受雇于高豪之家的代役人,顶替雇主到地方官府当差。募役法实行后,这一类代役人大部分被国家认可,南宋时渐成常态。代役人现象的普及

A.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

B.

加剧了乡村阶层对立

C.

削弱了基层治理能力

D.

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