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提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均见《原君》)。这说明黄宗羲( )
| A.先于卢梭提出资产阶级理论范畴的社会契约思想 |
| B.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持模糊态度 |
| C.彻底否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君主现象 |
| D.强调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 |
下面是某中学图书馆关于诗歌和小说的“本周推介”的卡片。卡片中所推荐的《忽必烈汗》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柯尔律治的短篇小说《忽必烈汗》具有强烈的异国情调、古怪的意象和迷人的节奏,阅读起来简直如同坠入梦境一般……
|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清朝官员袁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秋之时已有明约,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今攻使馆,要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道,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事将不可收拾。”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确切信息是 ( )
| A.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来抗击八国联军 |
| B.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 |
| C.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 |
| D.印证了当时八国联军有灭亡中国的野心 |
有些义和团在打击不法教会势力时,宣传要杀“大毛子”“二毛子”“三毛子”,即所有的在华洋人、中国教民以及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在有些地方,义和团错误地杀害了一些无辜的传教士和教民,包括老人妇孺。这不能说明义和团运动 ( )
| A.表现出某种盲目排外的倾向 |
| B.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 |
| C.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 |
| D.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