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书铎先生在《辛亥革命与文化》中认为:“‘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应该说是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命’的继承和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他把新文化运动的源头指向辛亥革命,明确了两者的内在联系 |
B.他否定思想领域掀起复古逆流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 |
C.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过低 |
D.他认为文化革命不是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 |
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 D.内地的开放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的“特”主要指()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
B.特殊的地理位置 |
C.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
D.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 |
发表于1958年的一幅漫画中写道“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以下对图片反映的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建国初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英国因二战经济日益凋敝 |
B.“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取得巨大成就并超越了英国 |
C.大跃进时期我国![]() |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英国经济陷入“滞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