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11月,《悉尼商报》刊登了英国茶商威廉·佛莱的文章《鸦片贸易》说:“我将给出一些证据:东印度属地垄断鸦片生产,为中国市场种植,预备并且销售鸦片,丝毫不尊重那里的法律……如果文中的观点被认为是正确的,我强烈呼吁立法机关进行干预。”茶商威廉·佛莱此举的目的是()
A.意在中止鸦片战争 | B.禁止对华鸦片贸易 |
C.维护中国的法律尊严 | D.维护合法的商业发展 |
陈寒鸣在《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与中国文化述论》中指出,“志于道”的儒家倡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道、墨、法、阴阳“诸子纷纷则已言道矣,……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中》)。上述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极力宣传其政治主张 | B.儒家学派起到了引领作用 |
C.各学派都有志于社会变革 | D.追求道是诸子百家的归宿 |
唐末五代,主管商贾交易和外事活动的福州榷货务往往抽取一定货物作下锭税上交国家,余下的货物或定价榷买,或列肆于市,使当地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这表明当时()
A.政府直接从事商业贸易 |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 D.政府只准福州一地对外通商 |
中国官营手工业直接以满足统治者寄生性消费以及巩固其统治的政治、军事需要为目的。其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官府提供的各种资源,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劳动力主要来源于奴婢或在籍工匠,技术并不外传。这表明它()
A.属于政府专营、自然经济 | B.设备落后、发展滞后 |
C.通过行会行规加强技术管理 | D.分工明确、一直发达 |
王亚南先生指出:“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间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较少的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从理论上讲,统治者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这种秦朝前后的变化属于()
A.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 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
C.从郡县制发展为行省制 | D.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