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为根本推动力的是:
| A.两极格局的结束 |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 | C.科学技术的发展 | D.世界市场的扩大 |
2007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是在( )
|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B.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
| C.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 ” |
| D.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
|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 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
| 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
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
|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
|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
|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
|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
|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 )
|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
|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
|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
|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