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jk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j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将正确选项填在题后括号中)(   )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3)说明jk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地区。
(2)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为_________________,形成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 480~5 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芛种植用水的来源。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图表示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际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

(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

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1分 )
(2)据图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请根据图中信息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________,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最好采用技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
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
某同学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
(5)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