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完成后面的题目。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结合句子的内容解释第一、二节中两个黑体的词。(每小题0.5分,共1分)(1)涉足: ;(2)萋萋: 。
、诗歌中的“路”象征了什么?
答: 。 、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答: 。
阅读王昌龄的《送魏二》 一诗,完成题目。(6 分)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诗中运用虚写手法的诗句:,。(2 分)
说说第二句中“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 分)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题目。(6分)
春日 〔宋〕晃冲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但它们所写时段有何不同?
两首诗的画线句子写得都很美,请你任选一个画线句子,具体描绘句子表现的图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阅读高适的《别董大①》一诗,完成第7题。(6 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③。
【注】①董大: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呈现出暗黄色的乌云。曛(xūn):昏暗无光。③君:你,这里指董大。诗歌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广阔的黄云、___________、北风吹扬的大雪、_________等景色,渲染了互相间的浓厚的离别之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两句是千古绝句,请你作适当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白莲
陆龟蒙
素葩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一、二两句诗写出了莲花的什么特点。
“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阅读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4分)
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词中的“天山”指的是。(2分)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当年”两句,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
B.“尘暗”一句借用典故,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 |
C.“胡未灭”三句流露出作者因年老而不能再报效祖国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
D.“此生”三句抒尽作者内心爱国激情和壮志难伸的悲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