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13分)
(1)形成南亚季风的原因有哪些?甲图中A国东北部有一处是世界降水量较大的地点之一,说明其形成的原因。(7分)
(2)乙图中C地区的许多企业把新工厂迁建到甲图中的有些地区,而产品的研发部门却留在该城,试分析其原因。(4分)
(3)说出乙图中C地及附近农业生产布局的类型是________。(2分)
A.小麦和玉米带 | B.棉花带 | C.乳畜带 | D.小麦和林牧业区 |
E.水果蔬菜灌溉农业区 F.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图13),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13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反映该自然灾害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____(选择填空)。
A. B.
C.
D.
(2)描述此灾害的强度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3)观察图13中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说明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
(4)说出该自然灾害对农业和交通的影响。
(5)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进行防灾、减灾。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采用GIS的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D.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E.集合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F.利用地面多普勒雷达获取大气状况的相关数据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12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全年旱”的地区是_____ 号)。③区旱灾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试简述其原因。
(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 区(写序号),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A)”最低的地区是
区(写序号)。影响该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
(4)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读表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表3:北京市国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构成
地区 |
河北 |
辽宁 |
山东 |
江苏 |
湖北 |
河南 |
黑龙江 |
四川 |
吉林 |
山西 |
湖南 |
上海 |
内蒙古 |
陕西 |
广东 |
所占比例(%) |
12.35 |
10.30 |
6.9l |
5.45 |
5.40 |
5.25 |
5.02 |
5.02 |
4.82 |
4.80 |
3.84 |
3.52 |
3.40 |
3.02 |
3.0 |
(1)说出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并简述该省成为北京最大客源地的主要原因。
(2)分析江苏省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多于河南省的原因。
(3)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简述旅游业发展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作用。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9年12月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大会,气候变化再次成为世界新的焦点。专家认为,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二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材料二下图是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中的贡献率。
⑴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关的是
。
⑵在各种温室气体中,温室效应作用最大的是,导致臭氧洞形成的是。
⑶从企业层面看,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个人层面看,节能环保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简述生活节能的主要途径。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0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江苏省新一轮沿海大开发的启动,地处苏北的盐城大力发展经济,化工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盐城市接纳的由苏南转移过来的化工企业也逐年增加。
材料三 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城市污水排放及污水处理情况表
地区 |
城市污水排放量(万立方米) |
污水处理厂 (座) |
污水处理能力 (万立方米/日) |
污水处理量 (万立方米) |
全国 |
3625281 |
815 |
6366.3 |
1569071 |
北京 |
129138 |
25 |
331.0 |
93198 |
内蒙古 |
37954 |
18 |
97.2 |
18752 |
上海 |
221591 |
40 |
509.8 |
166024 |
江苏 |
252280 |
111 |
559.2 |
153167 |
广东 |
525979 |
74 |
669.6 |
185668 |
云南 |
49159 |
21 |
110.1 |
27809 |
青海 |
10798 |
2 |
13.5 |
2200 |
⑴分析化工企业向苏北地区转移的原因有哪些?
⑵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地区分布上有何特征?原因何在?
⑶结合材料二、三,说说水污染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