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 ,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穿越到2012年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 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 A.都符合史实 | B.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
| 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 D.都与史实不符 |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
| 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
|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 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一句俗谚:种田种得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 |
| 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
| C.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 D.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这表明
| A.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 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
| C.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允许企业公私合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