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宗法制的强化 | 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 C.社会政局动荡 |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
|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 
|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 
| C.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 
| 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 
2015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98周年,苏联解体24周年。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并存、竞争的局面。这种观点是()
| A.文明史观 | B.整体史观 | C.唯物史观 | D.唯心史观 |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 )
| A.制度创新 | B.武力掠夺 | C.和平崛起 | D.民主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