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30%,那么,胸腺嘧啶应占碱基总数的
A.10% | B.20% | C.30% | D.40% |
为研究培养基成分对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为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培养的影响,科学家完成下表所示的实验,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原生质体存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纤维二糖有助于愈伤组织形成 |
B.纤维二糖降低了细胞分化能力 |
C.实验中所用的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需要严格灭菌 |
D.培养基还需要添加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
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项
成分 |
蛋白胨 |
葡萄糖 |
K2HPO4 |
伊红 |
美蓝 |
蒸馏水 |
琼脂 |
含量 |
10g |
10g |
2g |
0.4g |
0.065g |
1000mL |
20g |
①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②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③该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提供特殊营养物质
④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和消毒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⑤该培养基可以用于培养HIV病毒
⑥该培养基可以用于大肠杆菌的鉴定,其菌落出现黑色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如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 |
B.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 |
C.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 |
D.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 |
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
C.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
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 |
C.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 |
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