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慈禧太后称“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束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行之”.这主要表明( )
A.慈禧太后准备用立宪抵制革命 | B.慈禧太后想派员出洋考察宪政 |
C.慈禧太后已经决定实行宪政 | D.清廷下诏“预备仿行宪政” |
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B.一国两制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毛泽东撰写《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等进行系统论述,这是在
A.井冈山时期 | B.红军长征时期 |
C.延安时期 | D.新中国成立后 |
历史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历史进程。比如,我们依据1945年春中国政治发展态势,可以推断中共七大的主要决策是
A.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
B.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C.党的工作重心应该由乡村转向城市,实行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工作方式 |
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下列材料中,最无可辩驳的实证日本侵华罪行的是
A.中国人民控诉日军侵华的言论 | B.日本美化战争的宣传单 |
C.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供 | D.外国史学家的史学著作 |
下图中,序号④指代的历史事件是
A.保路运动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C.清帝退位 |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