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
|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 |
D.大气逆辐射增强 |
下列关于火山爆发对人类有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山地貌独特,风景优美 | B.形成硫磺、煤炭等矿产资源 |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
2012年2月份以来,欧洲东部、中部和北部地区出现了强降雪和极端严寒天气。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某日天气系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未来几天将导致甲城市出现暴风雪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 | B.准静止锋 |
C.冷锋 | D.暖锋 |
乙河被称为欧洲的“黄金水道”,影响其航运价值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
B.冬季结冰,封冻期长 |
C.降水均匀,水量季节变化小 |
D.社会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
下图是秦岭南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I至VIII带海拔不断升高,II至VIII带为植被带,完成下列各题。I带为该坡自然带的基带,则II至VIII自然带的变化是()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
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
C.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
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
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地减少 |
B.II带土地利用类型的种类较V带更多 |
C.I至II带因水热条件减弱导致林地减少 |
D.该坡土地利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 |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 )
A.北半球信风带 | B.南半球信风带 |
C.北半球西风带 | D.南半球西风带 |
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岛分水岭东侧地区比西侧地区()
A.自然带生产量小 | B.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
C.河流水量变化大 | D.地形坡度大 |
图中甲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2mm,其主要原因是该城市()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沿岸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
C.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 |
D.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 |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图甲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图乙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下列各题。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
B.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