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
|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
| C.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
| D.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 A.秦统一六国 | B.光武中兴 | C.西晋统一 | D.开元盛世 |
春秋战国时期在“严刑峻法”上主
张相反的是
| A.老子和荀子 | B.孔子和韩非子 | C.孔子和荀子![]() |
D.老子和韩非子 |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
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
|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
|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 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
以下图片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
|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
|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