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

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B.《北京条约》 大沽保卫战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结合图回答,英国割占中国九龙司地方一区的同一年,沙俄又割占了我国的领土

“大陆昏沉三百秋,不作人民作马牛!英雄一恸气将绝,何时剑溅匈奴血。”(洪秀全)诗中的“匈奴”是指

A.外国侵略者
B.匈奴族
C.清王朝
D.汉族地主

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