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
②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
③用龙胆紫染液是为了将染色体染成紫色
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观察中期至末期发生的变化
| A.①② | B.③④⑤ | C.①⑤ | D.①②③④ |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时,能引起免疫反应 |
| B.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能引起过敏反应 |
| C.灭活的病毒进入人体内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
| D.艾滋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
细胞通讯在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右图所示是两种细胞通讯的实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激素的受体只存在于肝细胞,它接受刺激后发生的生理反应是肝糖元分解 |
| B.调节血糖的激素除甲图中的激素外,还有其他激素,它们同时受到垂体的调节 |
| C.若乙图中的靶细胞是胰岛细胞,则它受到的刺激是由下丘脑传递过来的 |
| D.乙图中的靶细胞受到刺激后可将兴奋传递给神经细胞 |
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 A.碳、氮等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都必须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 B.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着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
| C.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
| D.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
如图对甲、乙、丙、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生长素浓度大于B点时,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
| B.乙图可以反映出正常人饭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趋势 |
| C.丙图能够表示温度由高降低的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
| D.由丁图可见,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不断增大 |
右图为人体神经系统某部位两个相连神经元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可以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变化
B.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点和D点,电流计指针都能偏转
C.图中①为树突,②为线粒体,③为突触前膜,④为突触后膜
D.兴奋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时,前膜将递质释放到血浆中,然后再与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