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环境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 B.体液调节 | C.神经—体液调节 |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
B.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则②最可能是脂肪 |
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 |
D.若④是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储能物质,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
PEP为油菜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组研究出产油率更高的油菜品种,基本原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研究是通过抑制基因B的转录来提高产油率 |
B.基因B的链l与mRNA具有相同的碱基序列 |
C.过程①和过程②所需的嘌呤碱基数量一定相同 |
D.基因A和基因B位置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
克山病是一种因缺硒而引起心肌线粒体受损的地方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线粒体出现膨胀,嵴稀少和不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克山病具有家族聚集和容易遗传给后代的特点 |
B.克山病患者心肌线粒体内易出现[H]的积累 |
C.缺硒会引起心肌线粒体基质的渗透压增大 |
D.缺硒会导致心肌线粒体的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
在研究果蝇(2N=8)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实验中,一个无放射性的细胞在胸腺嘧啶被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分裂一次,然后将子细胞置于无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再分裂一次,实验过程中实时检测染色体放射性强度,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②与细胞③中所含的具有放射性染色体的条数相同 |
B.实验结束后,④~⑦中至少两个细胞中含有具放射性的染色体 |
C.实验过程中,染色体放射性总强度最强的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 |
D.若细胞④中具放射性的染色体条数与⑥相同,则⑤与⑦也相同 |
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推测当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 |
B.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 |
C.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 |
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