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发表评论称,“美国和中国的争吵和厮打有一定的限度。双方都在重新绘制自己的红线,而且想越过对方的红线。但是当到了某一点时,国家利益就会发话了,双方都必须打住,到此为止吧。这对暴躁的双胞胎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在失去对方的情况下生活下去。”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②矛盾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④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的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影片《盗梦空间》中的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甚至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穿越时空。这部影片( )
①否定物质第一性 ②肯定存在决定思维 ③夸大思维的作用 ④正确揭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在古代中国,一些人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否认意识决定物质 |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
C.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做世界的本原 |
《倾听天命,敬畏自然》一文指出:中国文化从孔子开始,问题的出发点就是“天人之际”的问题,这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贯穿中国文化始终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
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讲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由此可见,哲学的特点是( )
A.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
B.哲学是现成的知识,可以随意接受和套用 |
C.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D.哲学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定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
爱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爱因斯坦这段话表明( )
①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
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起指导作用
④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密切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