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历次重要大会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平与效率范畴无论在外延还是内涵上都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发展。
对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环境、劳动报酬、居住环境以及就学等问题依然是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
(2) 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公民如何负责任行使监督权利?(4分)
(3) 谈谈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利?
材料一:2014年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2014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对纪检监察系统落实全会精神进行部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全面推进贪污治国提供坚强有力保证。王岐山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是“治国必须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必由之途,也是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才能从治标逐步过渡到治本,最终形成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目前,治标已经卓有成效,治本仍在路上。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思考分析我国如何反腐。
材料三: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在战略选择上越来越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解决国际争端、国际军控与安全、保护人权、国际金融与经济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反恐等方面中国都是积极参与者,中国在国际上愈来愈成为值得信赖和负责任的大国。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值得信赖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是如何树立的?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产品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它常常也成为一个普通企业的生命周期,而创新驱动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表现为下图中的虚线。
(1)指出企业创新的内外驱动力,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图1分析企业创新对个人消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2)企业创新涉及五大领域,它们在企业腾飞中的作用及关系如“飞鸟模型”所示。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析企业应如何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参照范例,完成下表。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面对当前对外开放新特点,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越越多中国公司把目光投向境外成熟市场,以其雄厚的资本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增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在海外并购中抢占先机。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企业为什么纷纷将海外并购作为战略选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文艺妙语摘录
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
① |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
② |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有生命力。 |
③ |
文艺不能一味追求利润,不要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
④ |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防止千篇一律,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紧紧牵住文化体制改革的“牛鼻子”,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1)材料一妙语摘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文化体制改革是怎样做到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
(3)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请你对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好的作品提两点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GDP增速、能源消耗强度降幅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览表
注1:①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
②能源消耗强度一般指单位GDP能耗;201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
③从世界看,近年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普遍超过70%。
注2: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突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材料二: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材料一(含注)表明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常态?结合材料一,说明怎样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解决新常态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依靠法治保驾护航。结合材料二,运用“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依法治国。
在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技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图2: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中新兴产业所占比重(%)及其占GDP的比重(%)
注:新兴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
表:近年来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与其他省市比较
浙江 |
广东 |
上海 |
北京 |
|
2005年 |
19.8 |
20.8 |
31.5 |
43.8 |
2009年 |
23.3 |
22.5 |
36.9 |
50.2 |
2012年 |
23.8 |
23.8 |
42.6 |
52 |
材料二:为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浙江省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实施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资金渠道等政策措施,建设技术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大市场,推进市场化运营和规范化管理。至2013年浙江省技术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05.75亿元;投入运行的各类科技创新孵化器已达144家,在孵企业7400余家;成立了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全省共有专利代办机构49家,从业人员20000余人;共建立了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实现设计服务收入12.3亿元。浙江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平台。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应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是如何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
(3)结合材料,应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阐述政府推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