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 A.光照 | B.气温 | C.降水 | D.土壤 |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 A.气温 | B.降水 | C.土壤 | D.社会经济因素 |
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 A.农作物A | B.农作物B | C.农作物C | D.农作物B和C |
利用耕地重心移动轨迹图能及时获取耕地重心迁移信息,并直观反映耕地分布变化特征。下图为1953年—2005年陕西省耕地重心移动散点图,陕西省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渭河平原,南部是陕南秦巴山地。完成下列各题。
1953~1998年,耕地重心移动使北部地区
| A.降水强度降低 | B.蒸发增强 |
| C.下渗量增多 | D.地表径流增大 |
2000~2001年,陕西省耕地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中部城市化速度加快 |
| B.南部种植业结构调整 |
| C.北部退耕还林还草 |
| D.北部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中
|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
| 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
|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
|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
此次暴风雪
|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
|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
|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
|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
|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
|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
|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
|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
|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
|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2010年及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30年比2010年
| A.新增人口数量少 | B.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
| C.人口总数下降 | D.自然增长率上升 |
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和影响是 2-1-c-n-j-y
①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老龄化加剧
②可以使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③目的是鼓励人口生育
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⑤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⑤ |
读寒带不同纬度地区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若图示地理现象为极昼现象,则T地开始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大约在
| A.3月21日 | B.4月22日 |
| C.5月23日 | D.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