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之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生态脚印”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上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的特点是( )
A.极易破坏 | B.利用潜力大 | C.数量是有限的 | D.再生能力差 |
“生态脚印”说明( )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 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 D.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
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
A.发展速度快 | 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
C.资源消耗量大 | 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
读图“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 B.季风 | C.地形 | D.海陆位置 |
图示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
B.松花江下游出现凌汛现象 |
C.华北地区正值春旱 |
D.我国雨带在华南登陆 |
图为黄河干流图,图为黄河含沙量及年径流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从兰州到河口段,黄河年径流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大 |
B.该河段地势低,支流汇入多 |
C.流经重要农业区,农业用水量大 |
D.土质疏松,河水容易下渗 |
关于黄河含沙量的变化和原因不正确的是()
A.黄河上游含沙量变化小:降水较少,地形平坦,流水侵蚀弱 |
B.兰州附近含沙量较小:流经地区沙漠面积小 |
C.过河口后含沙量明显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
D.过孟津后含沙量逐渐减小: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
关于黄河治沙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上游修水库 |
B.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
C.小流域综合治理 |
D.下游挖入海新河 |
图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最可能符合当地情况的是 ()
A.热量条件满足作物一年两熟 |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
C.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D.地形崎岖,多小型“坝子” |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 B.河西走廊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东北平原 |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 鄱阳湖一些地区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读图回答下列小题。题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这一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 |
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 |
D.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 |
春节期间是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期。图为国家气象局发布的2014年1月29日的烟花爆燃放气象指数的预报,读图回答下列小题。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不太适宜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A.陕、桂、湘 | B.晋、皖、陕 |
C.滇、黔、湘 | D.陕、川、桂 |
下列关于1月29日烟花爆竹燃放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范围内有极不适宜区域出现 |
B.不适宜燃放地区多分布于东部经济地带 |
C.成都平原地区较江汉平原更适合燃放烟花爆竹 |
D.平原地区普遍比高原山地地区更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 |
爆竹燃放时会释放出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燃放污染与地形和气象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A.盆地地形区,气流不易扩散,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容易造成严重污染 |
B.高压控制区,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容易向外扩散,因此污染较轻 |
C.冬天的北方地区,晴朗的夜晚比白天燃放更容易造成污染 |
D.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的污染与该地风速呈负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