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有关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材料:《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茵”,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位大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炭火烧烤对资源的不良影响                ;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既能保留烧烤这种饮食文化,又能减轻环境的污染?
                                            
(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结合实际至少列举2例)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川气东送工程干线分布及长江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于的分布不均和不平衡,要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和性。
(2)简述川气东输工程对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3)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中缅油气管道线,加强同中亚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简述这些举措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
(4)简述图示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开发水能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

读20世纪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最佳区始于年代,这些产业不断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2)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首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简述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3)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简述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读欧亚大陆轮廓图及沿40°N气温、年降水量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40°N附近P、Q两地降水的差异。


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
降水的成因
P地


Q地






(2)沿40°N亚欧大陆上1月平均气温变化的特点,影响的主要因素是。7月均温最高值出现在90°E附近,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3)图中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其特点是,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4)P地所在国西班牙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发挥本国自然条件的优势,大力发展柑橘和蔬菜生产,成为欧盟人的“菜蓝子”;同时,该国还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实施“精准农业”(根据作物生长过程需求考虑施肥和用药)等。他们的生产理念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何启示?

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这是______(夏、冬)季风.
(2)图中①箭头表示西南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②箭头表示来自太平洋的______(东南、西南)季风,
(3)此时,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较______(多、少),气温较______(高、低),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是______.

【环境保护】(10分)
材料一:本世纪初,渤海的劣四类水质海域还仅仅局限在辽东湾、渤海湾近岸局部海域,现在已经扩展到几乎所有的近岸海域。
材料二:南海大部分近海海域、部分近岸海域水质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水质为劣四类水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渤海与南海水质差异。
(2)分析渤海水质状况产生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