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聚乙烯、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B.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
C.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一定是烃 |
D.乙烯、乙醇、SO2、FeSO4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2012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A.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
B.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
C.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
D.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
常温下,用 0.1000 mol·LNaOH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 c(CH3COO-) |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
c(CH3COOH)>c(CH3COO-)>c(H+)>c(Na+)>c(OH-)
按图装置进行电解(均是惰性电极),已知A烧杯中装有500 mL20%的NaOH溶液,B烧杯中装有500 mL pH为6的1 mol·L-1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在b电极上收集到28mL气体(标准状况),则B烧杯中溶液pH变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4 | B.3 | C.2 | D.1 |
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在800℃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1.0 。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 |
H2O |
CO2 |
H2 |
0.5 mol |
8.5 mol |
2.0 mol |
2.0 mol |
此时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
A.v(正)>v(逆)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总质量一定时,二者以不同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质量不一定的是
A.乙炔、苯乙烯 | B.甲烷、辛醛 |
C.甲苯、对二甲苯 | D.乙烯、庚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