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
| 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原理 |
|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
| D.抗棉铃虫的抗虫棉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
右图为某同学所绘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和O2释放量的变化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该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 |
| B.光照强度为b时,该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 C.光照强度为c时,所对应的柱状图是错误的 |
| D.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8个单位 |
若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β一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A.l | B.l/2 | C.l/4 | D.l/8 |
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增殖时,需要利用下列酶中的
①解旋酶②DNA聚合酶③RNA聚合酶④逆转录酶⑤ATP水解酶
|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
| 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
| 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
| 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
如果一个精原细胞核的DNA分子都被15N标记,如只供给该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则其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有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不考虑交叉互换现象)
| A.100%、0 | B.50%、50% | C.50%、100% | D.100%、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