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制作果酒和果醋。在设计制作装置时,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好氧醋酸菌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发酵装置需保持通气状态 |
B.果酒制成后,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接着进行醋酸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8-25℃ |
C.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
D.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A.多种氨基酸 | B.各种多肽和氨基酸 |
C.CO2、H2O和尿素 | D.多种氨基酸、CO2、H2O和尿素 |
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植物在有氧呼吸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
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 |
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 |
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
右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
B.水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
人体活细胞内不会发生的物质变化是
A.葡萄糖氧化分解![]() |
B.淀粉消解为麦芽糖 |
C.蛋白质消解为氨基酸 | D.丙酮酸转化乳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