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 D.赫鲁晓夫改革 |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头的游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与“艰苦创业”相关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 B.“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C.开辟经济特区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贸中心地位 |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
C.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使我第一个企业(指1920年创办的鸿生火柴厂)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刘鸿生所说的“爱国运动”指的是
A.北伐战争 | B.工人掀起罢工风潮 |
C.反对儒家文化中的糟粕 | D.“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 |
《荀子·王制》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力,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工匠,你不可能
①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
②按生产件数领取工资
③在白瓷器皿上雕琢美丽图案
④有选择雇主的自主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通典》中说:“开元之季,天宝以来,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材料表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
A.土地兼并的严重程度超过了汉朝 |
B.推行均田制解决了汉代没能解决的土地兼并问题 |
C.关于土地买卖的限令不及汉代宽松 |
D.放松对人民的控制使社会繁盛程度远超汉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