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 D.赫鲁晓夫改革 |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被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道路已经指明”的含义是()
A.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去战胜敌人 | B.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C.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 | D.确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面对经济“滞胀”,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并重新出现持续增长。这种措施其实质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C.完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D.坚持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美国青年Mike在1930年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①生产的大量产品无人购买②多年投资股票积聚的财富一夜间化为乌有
③家里大多数东西都是分期付款买来的 ④遇到有人向其宣传罢工计划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 |
“初犹缓缓,数秒后即如奔马不可遏,车外屋舍、树木、山冈、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清朝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下了他1866年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乘坐某交通工具时的感受。该交通工具最有可能是… ( )
A.汽车 | B.电车 | C.火车 | D.马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