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 | B.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
C.通过缓解经济危机来缓和社会矛盾 | D.改造美国的经济制度 |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
“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人物风俗制度丛谈》)这篇文章的成文时间最有可能是
A.明崇祯三年 | B.1931年9月 | C.北平市成立时 | D.1937年7月 |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但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说明
A.抗日战争即将爆发 | B.国民政府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蒋介石对抗日战争的前景是乐观的 | D.南京国民政府消极抗战 |
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孙中山采取的措施是
A.发动护法运动 | B.与共产党合作 |
C.建立黄埔军校 | D.发动北伐战争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确定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