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咏商鞅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据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在于
| A.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 B.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
| C.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 D.取信于民,重视承诺 |
关于下列表格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
| 产品 |
单位 |
历史最高产量(新中国成立前) |
1949年 |
1952年 |
1992年 |
||||
| 钢 |
万吨 |
92.3 |
15.8 |
135.0 |
8000.0 |
||||
| 粮食 |
亿吨 |
1.5 |
1.1 |
1.63 |
4.42
|
据《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到1800年前后,“在这个郡中已找不到任何妇女为农业生产而劳动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建设占用了农村土地 |
| B.妇女进入工厂成为雇佣工人 |
| C.大多数妇女成为家庭主妇 |
| D.妇女地位提高后不再从事繁重劳动 |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集的标题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 C.“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 、“冰释雪融” |
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记中描述著名买办徐润的花园时说:“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里的“夷气”主要是指
| A.陈设带有西洋风格 | B.全部供外国富商居住 |
| C.园中皆为日式家具 | D.招聘欧洲建筑师施工 |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 “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