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综合实践,做一做。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指出: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他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为此,希望学校七年级(一)班将利用双休日举行一次集体课外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活动一:宣传发动]
宣传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了下面一则海报,请认真阅读,按要求答题。                读有用书,做有用人
①本周双休日,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开展集体课外读书活动。②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响应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们的谆谆教导。③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读书人的行列,勤读有用之书,学做有用之人。
七年级(一)班班委会
(1)海报的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疏漏,请找出来。答:
[活动二:推荐名著]
(2)为了达到“读好书”的目的,同学之间进行了中外文学名著推荐活动。
你的推荐是:《       》 推荐语是                                                          
[活动三:分析探究]
(3)读下列三则有关“读书”的事例,你会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事例一: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1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三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2人。有记者采访退班学员的家长,得到的答案竟出奇一致:“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在,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事例二: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他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事例三:5·12地震中,救援人员发现一个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
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漫画《镣铐》和《问号》,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  

主题:  

综合性学习

(1)某校文学社将请著名作家王先生来讲座。这几天,大家正抓紧时间阅读王先生的代表作《天地有节》。文学社楠对艳艳说:“我从小琪那儿借的《天地有节》还没有看完,麻烦你告诉她不要着急,我会抓紧看,后天一定还她。”第二天,艳艳见到了小琪,对小琪说:“  

(2)讲座在学校书吧举行,书吧门口有一副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  

(3)讲座开始前,请你作为文学社代表作一个简短的开场白。  

(4)下面是某位同学以文学社名义起草的致王先生的感谢信初稿的片段,其中有多处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找出原文即可,不要求修改;每处不超过4个字。)

您讲的内容很有趣味,态度也很和蔼。特别是慜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海阁天空的议论,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令人钦佩,一些同学听完讲座,都觉得挺不错的,还想请慫在我校开设系列讲座。

  

  

  

综合运用。

建国七十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经典诗词"朗诵会。

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2分)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里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爱国人物"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   

(3)"为国奋斗"演讲会。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701班肖非

2

《奋斗的青春》

1702班季强

(1)某校研学小组来张家界开展研学旅行,住在市区天门客栈。他们要去了解张家界景区的水资源及植被状况,要去拜谒贺龙铜像,夜宿武陵酒店。请为他们设计一天的合理行程。

(温馨提醒:行程安排里需有活动内容和交通线路。)

(2)下面是研学小组准备的出行锦囊,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携带学生证,可以享受门票优惠。

B.七月初是张家界的雨季,带雨伞雨衣。

C.准备相机、笔记本,制定好研学计划。

D.景区有野生动物,带食物喂猕猴,和猕猴合影。

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  (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3)以下是学生会宜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