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京召开,为期四天的会议审议了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站在历史新高度,描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蓝图。引人注目的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胡锦涛总书记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新概念。 “包容性增长”其实是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前提是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另外要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相结合;必须在利益协调中满足多数人利益。所以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出发点,就要转变现在以总量为目标的基本发展方式,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这是中国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最新举动,它也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涵之一。
材料二 “十二五”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十一五”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外部环境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外部市场的变化,二是全球气候的变化,三是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同时,国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趋势性的变化比“十一五”增多了。过去30年是“生存型”阶段,“十一五”时期“发展型”的阶段性问题突出了。我们以经济总量为目标的增长方式,同“发展型”的阶段性特征越来越不适应。所以,“十二五”规划在“十一五”的基础上更强调增长方式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目标。一方面要靠自主创新,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另一方面还要靠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1)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经济实现“三大转型”、“包容性增长”提出合理化建议 。
(2)材料二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哪些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和产生的简要过程

开展专题论证阶段
中央政治局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
进行调查研究阶段
中央政治局常委、文件起草组成员深入一线,开展座谈调研
征求意见稿阶段
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并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中央政治局审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多次举行会议分别审议决定
中央全会审议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决定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推进全面改革的政治共识。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共识的。
改革开放使我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知识,为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恩泽当代、惠及子孙、功在千秋、造福人类的美丽中国的生态梦,它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3)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通货稳定,失业率低,为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随着经济增速下滑,失业上升,尤其是全球化、老龄化等,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网、不断持续上涨的社会福利待遇,造成了社会保障缴费率和税率的不断调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阻遏了投资,使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不断攀升。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现在要让这个‘利’,更多地落在百姓身上。”当前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频繁、城乡差距较大等新情况,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评析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并说明它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网络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虽然公司只有两万五千名员工,但在淘宝网开店的公司数是900万家,比较活跃的有300多万家店。预计年全年的销售额占中国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
——马云
李克强总理给予新经济形态淘宝网充分的肯定。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经济形态淘宝网的经济意义。
11月11日处于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中间,此时天气变化正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2009年,天猫(当时称淘宝商城)开始在这一天举办促销活动,最早的出发点只是想做一个属于淘宝商城的节日,让大家能够记住淘宝商城。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双十一”成为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甚至对非网购人群、线下商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淘宝电商们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
(2)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电商们是如何创造消费时点的。
11月11日,最早只是老百姓戏称这天为“光棍节”,而淘宝电商们则把这天打造成了“中国消费者日”。有人认为,他们把仅具文化意味的“光棍节”打造成全民血拼的“网购节”,让网购时点定格,把网购上升到商业文化层面。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上述观点。
在网络信息实现快速、高效、全面传播的同时,网络谣言虚拟隐藏,也像是“流行性病毒”。古人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谣言止于“智者”。网民要坚持理性思考,主动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如何让谣言止于“智者”。

我校高三某班同学围绕“提升文化实力,建设美好安庆”这一主题,广泛搜集资料,开展一次探究活动。
【文化名片】
“皖江崛起,文化力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我们安庆市作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城市之一,素有中国“黄梅戏”之乡。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为坏境,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重打“文化旅游”牌;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根据规划要求,该试验区的任务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二是扩大投资领域开放。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三是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五是完善法制保障。各部门要支持试验区深化改革试点,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制度保障问题。上海市要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试验区管理制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试点,主要目的是通过开放促进改革。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有效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工作对我国相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与此同时,“舌尖上的浪费”成为 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话题一莫让“盛宴”成“剩宴”
我们有“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更有“舌尖上的浪费”。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触目惊心,令人心痛。央视报道,中国餐饮业每年要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奢侈浪费。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应对“舌尖上的浪费”提出合理化建议。
话題二严禁“公权”变“特权”
泛泛给每个中国人强扣一顶浪费粮食的帽子,是不公平的,公款吃喝才是浪费的大头。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首先要拿公权开刀,堵住公款消费的通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既是对社会公共财富的节约,也是对人民群众劳动成果的尊重。
(2)请你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谈谈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