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苏廷评行状
苏 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唯公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十六》,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操兵乘城乘:登
B.公独治丧执礼执礼:遵奉礼制
C.又皆怀慕亲戚乡党慕:贪恋
D.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生意:做买卖

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3分)
①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②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
③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④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
⑤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⑥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成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3分)
                           ▲   ▲                                       
(2)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3分)
                          ▲   ▲                                       
(3)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4分)
                          ▲   ▲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哪位学者?
▲▲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创作观?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梁惠王下·进也民心,退也民心》)
注:①云霓:霓,虹霓。虹霓在清晨出现于西方是下雨的征兆。②归市者:指做生意的人。③徯:等待。④后来其苏:君王来了就会有起色。苏:恢复,苏醒,复活。⑤系累:束缚,捆绑。 ⑥ 重器:指贵重的祭器。 ⑦ 旄(mào)倪:旄,通“耄”,八十、九十岁的人叫做耄,这里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下信之,东面而征东面:面向东
B.徯我后,后来其苏后:后面
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伐:攻打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倍:动词,扩充一倍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①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  ④王好战,请以战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译文:
(2)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译文:
(3)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魏瓘,字用之。父羽奏补秘书省校书郎、监广积仓,知开封府仓曹参军。持法精审,明吏事。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瓘年少,辄诛索侵扰。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瓘门人魏纲上疏诋天书,流海岛,瓘亦坐是停官。复监邓州税、鄂州茶,以大理寺丞知衡山县,通判寿州,历知循、随、安州,提点广南西路刑狱。邕州獠户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悉奏还其家。就除转运使。刘鋹时计口以税,虽舟居皆不免。至是而雷、化、钦、廉、高州犹未除,瓘为除之。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寻以罪降知洪州。自主客郎中迁太常少卿,知广州。筑州城环五里,疏东江门,凿东西澳为水闸,以时启闭焉。
史沆性险诐,尝为瓘所劾免。会广州封送贡余椰子煎等饷京师,辄邀留之,飞奏指以为珍货,诏遣内侍发验无有,沆坐不实废,瓘亦降知鄂州。未逾年,复为陕西转运使,徙河北。以给事中知开封府,政事严明,吏民惮之。内东门索命妇车,得赂遗掖庭物,付府验治,狱未上,内降释罪。谏官吴奎言法当执奏,而瓘不即奏行,请以废法论,降知越州。
侬智高寇广东、西,独广州城坚守不能下。于是论筑城功,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复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给禁卒五千,听以便宜从事。属狄青已破贼,召还,纠察在京刑狱。议者请开六塔河,塞商胡北流,宰相主其说,命瓘按视,还奏以为不可塞。下溪州蛮彭士羲叛,将发兵讨除。进龙图阁直学士、知荆南。瓘以为“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因条上三策,以招徕为上,守御为下,功取为失。不报。后卒如瓘议。徙澶州、滑州。又徙邓州,不行,请老,以吏部侍郎致仕,卒。(《宋史•列传第六十二节》有删节)
注:①险诐:阴险诡诈。②命妇:诰命夫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逋:拖欠 B.侬智高寇广东、西寇:敌寇
C.宰相主其说,命瓘按视按:巡查 D.因条上三策条:分条陈述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魏瓘精于政事的一组是()
①邕州獠户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悉奏还其家。②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
③筑州城环五里,疏东江门。④未逾年,复为陕西转运使,徙河北。
⑤得赂遗掖庭物,付府验治。⑥以招徕为上,守御为下,功取为失。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瓘的父亲魏羽奏请朝廷补任魏瓘为秘书省校书郎、监管广积仓,任开封府仓曹参军一职。
B.雷州、化州、钦州、廉州、高州沿用刘鋹当时按人口收税的办法,即使船民也难以幸免。魏瓘替他们废除了这一苛税。
C.魏瓘治理政事严明,但有时也不免屈从于权势。比如他畏惧后宫之命释放向内宫行贿的诰命夫人,为此他遭到弹劾,被降职。
D.魏瓘为政,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京刑狱担任纠察时,曾经对开凿六塔河以及镇压彭士羲叛乱的两个朝议提出反对意见。他的这些建议得到认可,朝廷采取了他的计策。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2)又徙邓州,不行,请老,以吏部侍郎致仕。

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生。服除,累迁给事中。
  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赋诗悼痛。贼平,皆下狱。或以诗闻行在,时缙位已显,请削官赎维罪,肃宗亦自怜之,下迁太子中允。久之,迁中庶子,三迁尚书右丞。
  缙为蜀州刺史未还,维自表“己有五短,缙五长,臣在省户,缙远方,愿归所任官,放田里,使缙得还京师”。议者不之罪。久乃召缙为左散骑常侍。上元初卒,年六十一。疾甚,缙在凤翔,作书与别,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赠秘书监。
  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客有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泮、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亡,表辋川第为寺,终葬其西。
宝应中,代宗语缙曰:“朕尝于诸王座闻维乐章,今传几何?”遣中人王承华往取,缙裒集数十百篇上之。
节选自《新唐书•王维传》)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乐:奏乐
B.愿归所任官,放田里愿:愿意
C.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遗:留赠
D.别墅在辋川,地奇胜胜:优美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久乃召缙为左散骑常侍
B.或以诗闻行在,时缙位已显,请削官赎维罪/豪英贵人虚左以迎
C.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其孰能讥之乎
D.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疾甚,缙在风翔,作书与别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九岁就会写文章,母亲去世后,他痛不欲生,丧期满后,他升官至给事中。
B.禄山设宴召集梨园诸工奏乐,艺人都悲泣,王维听说后赋诗一首表达心中的悲痛。
C.叛乱平定后,叛贼都下狱。有人把王维的诗传到行宫,当时王缙已居显位,他请求降职来给王维赎罪。
D.王维上表愿意把所担任的官职归还朝廷,回到乡村,使缙能够回到京师做官。

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马玉昆,字景山,安徽蒙城人。以武童从宋庆攻捻,积功至都司,赐号振勇巴图鲁。任柱等困庆登州,玉昆锐身驰救,围立解,由是以骁果名。捻平,擢总兵。剿秦、陇回,数获胜,更勇号曰博奇。既克肃州,赐头品服。嗣从金顺出嘉峪关,连下乌鲁木齐、昌吉、玛纳斯,擒其渠帅黑瞎子。天山南北告宁,赏黄马褂,予世职。玉昆居西域先后十馀年,收复名城以十数,暇辄使部下屯垦辟地利。李鸿章疏荐将才,谓可继宋庆。光绪间,调赴直隶。
二十年,补授山西太原镇。会日本构衅,玉昆统毅军赴援,次平壤,壁南门外大同江。日军来攻,玉昆守东岸,血战久,援至,敌败去。已而玄武门失,叶志超令其速撤军,乃归平壤。日军占盖平,诸将皆退营口。玉昆从庆顿太平山,日军猛攻之,玉昆战最力,击退其众。无何,日军大集,庆陷重围,坠马负创,玉昆决围入,翼之出,伤亡殊多。转战田庄台、感王寨,以千馀人抗强敌,屹然自全。
二十五年,擢浙江提督。明年,调还直隶。适拳匪肇乱,联军入寇,玉昆统武卫左军御之。初战天津,继战北仓,相持月馀,卒以无援退。车驾西幸,命随扈。又明年,还京,加太子少保。二十八年,朝阳土寇窃发,玉昆倍道应赴,破其卡,生擒首恶邓莱峰诛之。三十四年,病卒,赠太子太保,予二等轻车都尉,谥忠武。
(选自《清史稿·马玉昆传》)
注:毅军,宋庆的部队。拳匪,义和团。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擒其渠帅黑瞎子渠帅:魁首
B.李鸿章疏荐将才疏:上奏章
C.壁南门外大同江壁:占领
D.车驾西幸幸:皇帝亲临


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武童从宋庆攻捻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
B.相持月馀,卒以无援退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C.已而玄武门失泉涓涓而始流
D.玉昆统武卫左军御之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下列四项中全都直接表现马玉昆英勇善战的一项是( )

A.①以武童从宋庆攻捻,积功至都司。②任柱等困庆登州,玉昆锐身驰救,围立解。
B.①连下乌鲁木齐、昌吉、玛纳斯,擒其渠帅黑瞎子。②李鸿章疏荐将才,谓可继宋庆。
C.①适拳匪肇乱,联军入寇,玉昆统武卫左军御之。②转战田庄台、感王寨,以千馀人抗强敌,屹然自全。
D.①日军猛攻之,玉昆战最力,击退其众。②玉昆倍道应赴,破其卡,生擒首恶邓莱峰诛之。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玉昆锐身驰救,围立解,由是以骁果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会日本构衅,玉昆统毅军赴援,次平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朝阳土寇窃发,玉昆倍道应赴,破其卡,生擒首恶邓莱峰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