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子夜》《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前途尤大!——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这是工业巨头赵伯韬为了和吴荪甫一决雌雄说出的话。 |
B.双桥镇失陷,吴荪甫痛恨当局镇压不力,感慨鞭长莫及的他愤怒异常。在吴荪甫看来,振兴民族工业的伟业同样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和政府的支持,然![]() |
C.吴荪甫提议杜竹斋共同凑出五十万与赵伯韬进行抗衡,借着长沙方面张桂军的新发展,市场就会转向卖风。然而筹资做公债的提议又引起了杜竹斋对益中收购小厂的不满。吴荪甫便以收旧房加价钱粉刷装修之后再以好价钱卖出的道理作比说服杜竹斋扩充益中的股本。 |
D.他拆开信封,信是谢列宁写的,还附着一份公文,他的血顿时涌上脸孔,心脏也缩紧了。这就是关于卡秋莎案的批复。 |
经沙皇批阅后,“体恤下情,恩准所请”,马斯洛娃由苦役刑改判为流刑,在西伯利亚较近处执行。
E、“就是我想跟马斯洛娃结婚……”
“……我决定要求她做我的妻子。”西蒙松继续说。
西蒙松把自己打算向马斯洛娃求婚的事情告诉聂赫留朵夫,对此,他表示坚决不同意。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有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在我者”的“求”指的是思想的修养,人生境界的追求,即精神的自我完善。 |
B.“求在外者”即所谓的向外之物,并不是一厢情愿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的。 |
C.孟子认为万物都为自己而存在,犹如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说“万物皆备于我”。 |
D.孟子由“万物皆备于我矣”引出儒家在认识和实践方面“诚”和“恕”的追求。 |
(2)联系孔子的主张,说说如何做到“强恕而行”。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瑞珏之死的起因和经过。(《家》)
(2)请简述爱斯梅拉达爱上弗比斯的起因和经过。(《巴黎圣母院》)
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魏军兵临蜀国城下,刘禅开门归降。司马昭死后,司马炎逼曹奂禅位,当了皇帝,国号为晋,魏国宣告灭亡。孙皓即位为吴王,司马炎起兵伐吴,孙皓组织吴军大力抵抗,但最终溃败,至此三国归晋。(《三国演义》) |
B.黛玉看见宝玉送宝钗,产生误会,触动寄人篱下之感。暮春时节,在纷纷的花瓣雨中,黛玉感觉到了命运的悲惨,遂在沁芳桥畔手把花锄,携着锦囊,收拾片片残红,含泪葬花,借葬花悲叹自己的命运。(《红楼梦》) |
C.婚姻上,吴荪甫与林佩瑶感情冷淡,貌合神离;家庭里,四小姐不听规劝,离家出走乃至回到乡下;事业上,收买的内线韩孟翔、刘玉英背叛自己,姐夫杜竹斋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导致吴荪甫最终失败。(《子夜》) |
D.葛朗台临死前,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他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欧也妮 葛朗台》) |
E.涅赫留朵夫回到自己的田庄,把田地贱价卖给农民,改变农民对地主的依赖关系。
他认为土地不能成为什么人的财产,所有的人都有同行享受的权利。起初,农民半信半
疑,经涅赫留多夫再三解释,最后接受了。(《复活》)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造成的后果必定是“ ”(填一成语)
(2)上述三则共同阐明了什么道理?运用了哪种说理方法?请以第一则为例加以分析。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5分)
(1)《子夜》中有这样的情节:吴荪甫整饬了自己一方的阵线,……只有先战胜了老赵,打破了老赵指挥下的“经济封锁”,然后能“真正”自己立定脚跟!
请概述赵伯韬对益中公司所做的“经济封锁”主要有哪些内容?
(2)下面是《复活》的一段摘录:
涅赫柳多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我犯了多大的罪……”马斯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100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上文中他们所争论的这件使涅赫柳多夫有犯罪感的事是什么?请简述与该事相关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