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不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
|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
查士丁尼曾告示民众:“朕命令,在四次基督教会上采用并认可的教会圣法……将被视为国法。”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这条敕令应收录于《查士丁尼法典》 | B.体现了“教会与国家协调一致”的原则 |
| C.基督教会制定国家法律 | D.正式确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 |
当代有学者指出:“一些鄙薄京剧等戏曲的人,往往嫌戏曲节奏太慢,这实在有失偏颇。从情节进展来看,舞台剧恰恰是最讲究情节集中、紧凑的。当然,新编京剧也已注意尽量加快节奏,适应现代观众的观赏心理。”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A.当代中国民众对京剧存在着一些误解 |
| B.京剧自身在不断完善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 |
| C.进入到现代社会后,京剧逐渐衰落 |
| D.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主张:“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以上材料不体现
| A.天人合一 |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C.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 D.辩证法思想 |
《周礼·地官·小司徒 》载:“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对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以土地一定程度上的公有作为前提,但具有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特征 |
| B.西周的各级统治者把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类 |
| C.该土地制度下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进行农业生产 |
| D.这种存在着劳役剥削的土地制度在春秋时期彻底崩溃 |
《梁溪全集》卷43《辞免知枢密院事札子》记载:(北宋初年)“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这反映出
| A.枢密院与三衙互相牵制集权于皇帝 | B.北宋以“收精兵”为核心加强中央集权 |
| C.宋初因战事频繁而强化军事协调 | D.措施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