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
|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
读下图: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 B.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 |
| C.民族工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 D.自然经济所占成分微不足道 |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抗战时期,……在工业总体发展上,1937年西北工厂有19家,占全国0.48%;资本305.2万元,占全国0.82%;工人5787人,占全国1.26%。到1942年为546家,占全国20.56%;资本16931万元,占全国8.8%;工人33074人,占全国13.7%。”材料表明()
| A.国民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但忽视西北工业发展 |
| 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没有本质变化 |
| C.日本帝国主义对西北的侵略迟滞了西北工业的发展 |
| D.国共内战严重影响了西北工业发展进程 |
下图为民国初年南洋烟草公司的营业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
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⑤公司艰苦创业,经营有方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 C.①②③⑤ | D.③④⑤ |
1877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当地(中国)商人往往将装满货物的商船‘挂羊头卖狗肉’式地‘过继’给任何一位欧洲人,佯装货物是他们的。”当时中国商人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妥协性 | B.中国商品缺乏信用 |
| C.外国商品可免交内地税 | D.欧洲人享有一些特权 |
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对外贸易发达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