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段分别代表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h为一已知量)
(1)②表示的地点是 ,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h的范围是 。
(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H2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若北半球为夏半年,则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3)这一天,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有 ;①所处的温度带是 ,①②两地正午日影朝向 (相同、相反)。
(4)请将四地自转速度由小到大排序: 。
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 | B., | C.。 (2)写出河流的名称: |
D.,E、,F、, G、。 |
(3)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乙,丙。
(4)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甲乙两国水系图”
材料二:甲国运河众多,大多是在1760到1840之间建造的,在修造铁路之前,担负繁重的运输任务,被称为甲国“工业革命的催化剂”。而乙国运河则寥寥无几。
(1)据图说出甲、乙两国的河流水系的异同点。
(2)请从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甲、乙两国运河长度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某市2010年10月23日~2011年1月15日最低气温曲线、最低气温时的气压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仔细阅读、分析,回答:
材料二:图乙为该地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1)图甲中最低气温和气压之间的关系是。
(2)判断甲图示期间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降雪或冰雹);并说明判断理由。
(3)图甲中两次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是,并画出天气系统的示意图。
(4)图乙河流若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其理由为。
(5)从流量来说,该河在图甲所示季节一般为期;此时河口处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若在该河b处向下钻探,发现有大量芦苇化石,则该地层的岩石是。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甲图为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乙图为甲图中三个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
(1)简要分析图乙中A、B两河段汛期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图乙中C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对流域的影响。
(3)若需将ABC所在流域和另一流域的D河用运河相连,请设计一条最佳的线路,并在甲图中用运河符号(图例中已给出)标出,并说明选线根据。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图材料二:乙省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变化图
材料三:2008年甲、乙两省部分社会经济数据比较
(1)我国骨干铁路的“一横三纵”经过甲省,根据材料一,判断字母代表的铁路与其名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陇海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京沪线
B、a—陇海线 b—焦柳线 c—京广线 d—京九线
C、a—陇海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焦柳线
D、a—陇海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京沪线
(2)读材料二,判断乙省近年来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逐年下降 B、粮食单产水平逐年下降
C、水旱灾害频发 D、农业部门结构调整
(3)乙省粮食产量的变化可能为甲省粮食生产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简述甲省要把握这一机遇,应采取哪些措施?
(4)甲乙两省分别属于我国的哪个经济地带?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说明分别影响甲、乙两省经济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省应发挥哪些区域优势,实现经济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