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列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Z为胰岛素,则Y为垂体,n为促胰岛素激素 |
B.若X表示下丘脑,Y表示垂体,Z表示甲状腺,则Z分泌激素过多时,对于m、n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
C.如果该图为减数分裂,m为DNA的复制过程,则X表示初级精母细胞 |
D.若X表示抗原,Y表示吞噬细胞,Z表示T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极少数大肠杆菌发生了裂解 |
B.32P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在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遗传特点时,发现当地人群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所有子女的女性全部患病,男性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对此调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先天性肾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
B.先天性肾炎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
C.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约占2/3 |
D.先天性肾炎基因在女性中为显性在男性中为隐性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2,4—D浓度(mol/L) |
0 |
10-15 |
10-14 |
10-13 |
10-12 |
10-11 |
生根平均值(条) |
2.0 |
3.8 |
7.2 |
9.4 |
15.1 |
20.3 |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促进桂花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浓度是10-11 mol/L
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 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D.相同浓度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
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1图2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DE段某个细胞中可能含有2个X染色体 |
B.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图2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
C.若图1、图2分别表示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有核膜重建的现象 |
D.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