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几何形状的这一类物质在高科技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合成芳炔类大环的一种方法是以苯乙炔(结构简式CH≡C-
,可以简写为≡-
)为基本原料,经过反应得到一系列的芳炔类大环化合物,其结构为:
(1)上述系列中第1种物质的分子式为
(2)已知上述系列第1至第4种物质的分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分别将它们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的分散系为
(3)仔细分析以苯乙炔为基本原料,经过一定反应而得到最终产物时苯乙炔组成上的变化。假设反应过程中原料无损失,理论上消耗苯乙炔与所得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4)已知:以乙醇做溶剂CH2Br-CH2Br(1,2-二溴乙烷)与NaOH加热可以反应生成CH≡CH和NaBr等,该反应化学上称为消去反应。写出其方程式:
在实验中,制备上述系列化合物的原料苯乙炔可用苯乙烯(CH2=CH-
)与Br2为主要起始物质,通过加成、消去两步反应制得。写出由苯乙烯制取苯乙炔的两步化学方程式(其他试剂自选)。
等质量的两种金属粉末A、B分别与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氯化物,其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1)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
两种金属氯化物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2) 将两种金属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500mL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加入该种混合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如下:
| 实验序号 |
甲 |
乙 |
丙 |
| 混合粉末质量(g) |
6.2 |
18.6 |
24.8 |
| 生成气体气体(mL) |
2240 |
5600 |
5600 |
①乙组实验中,盐酸________(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
②上述所用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混合粉末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
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 实 验 步 骤 |
解 释 或 实 验 结 论 |
| (1)称取A 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
试通过计算填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2)将此9.0g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分别增重5.4g和13.2g。 |
(2)A的分子式 为:。 |
| (3)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 |
(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 。 |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 |
(4)A中含有种氢原子。 |
|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 |
30、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1)酚酞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酚酞属于__________
、__________类衍生物。
今有相对分子质量为58的几种有机物,试写出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若该有机物为烃,则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2)若该有机物是一种饱和一元醛,则其结构简式为:。
(3)若该有机物1mol能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4molAg,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4)若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该有机可能是:
。(注羟基连在双键上的有机物极不稳定)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