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 kPa。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
SiO2(s) +4HF(g)
SiF4(g)+ 2H2O(g) △H=-148.9 kJ·mol-1
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v正(HF)= v逆(H2O) | B.v正(H2O)=2v逆(SiF4) |
| 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 | D.容器内压强不变 |
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x不可能是()
| A.N2 | B.Si | C.Na | D.C |
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脱水性) |
|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氧化性、酸性) |
|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棉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
|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不挥发性) |
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在有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 2NH3+3Cl2=6HCl+N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该方法检验管道泄漏处会产生白烟 |
| B.管道泄漏处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
| C.该反应生成1mol氮气时,转移3mol电子 |
| D.可以用浸有稀碱液的布包裹在管道泄漏处,暂时防止氯气的危害 |
试管中充满某气体后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试管中立即充满液体,结果如图所示,该试管中原来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 A.CO2 | B.NO | C.NH3 | D.Cl2 |
在无色透明的强碱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 Ba2+、Cl—、NO3— | B.Na+、Cu2+、SO42—、NO3— |
| C.Mg2+、Na+、SO42—、Cl— | D.Na+、K+、NH4+、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