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10月2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温家宝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工程前线省市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金沙江、岷江将水调到黄河 |
B.东线方案调水线路全部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
C.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矛盾 |
D.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会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 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 |
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 | D.黄河是“地上河” |
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选择正确答案 ( )
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水资源缺乏但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 |
B.中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 |
C.中西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 |
D.三条路线中,东线的工程量最大 |
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均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读下图判断下列关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东地区的①、②类能源消费总量居各地区之首 |
B.能源①、③分别是煤炭和天然气 |
C.能源②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
D.从对环境的影响来看,亚太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最不合理 |
读下图,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是刚果河,乙是亚马孙河 |
B.甲、乙河的汛期分别在夏季和春季 |
C.乙河在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
D.甲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
下图是某地区某种人文景观分布图。 这幅图的标题可能是
A.乳畜带分布图 |
B.石油工业区分布图 |
C.城镇分布图 |
D.种族严重冲突地区分布图 |
下图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A.华北平原 |
B.西西伯利亚平原 |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
D.西欧平原 |
读下图,回答2题。上述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有关图中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水热充足,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
B.乙国耕地广阔,劳力充足,水旱灾害频繁,粮食生产不稳定 |
C.丙国在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发达的工矿业 |
D.丁国气候干旱,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三角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