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域分布图,判断下列各题。
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酸雨危害 | D.洪涝灾害 |
做好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 B.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
| C.保护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 | D.搞好矿区复垦工作 |
从去年开始国家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后,可更新老旧汽车100万辆、家电500万台,直接拉动市场消费1000-1200亿元;回收利用各种资源近230万吨;稳定和扩大就业近5万人。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拆解行业属于
| A.劳动力密集型 | B.技术密集型 | C.资源密集型 | D.能源密集型 |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10—11题。
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 B.RS—GPS—GIS | C.GIS—RS—GPS | D.RS—GIS—GPS |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
|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主要包括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巢湖、宣城等城市,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读图5,回答7—9题。
皖江城市带主要分布在
| A.铁路沿线地区 | B.河流交汇处 |
| C.沿江平原 | D.山间盆地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①科技力量雄厚②劳动力廉价③距离长三角近④土地价格低⑤海陆交通便利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图中甲为黄山,夏季去黄山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是
| A.带墨镜、防晒霜、羽绒服和防高原反应的药品 |
| B.遇到雷雨时,用手抓紧路边的铁链以防滑倒 |
| C.在险要处拍照时,不要随意移动以防失足跌落 |
| D.尽量沿陡坡攀登,以缩短登山的路程和时间 |
下面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5~6题。
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云贵高原东部 | B.四川盆地W |
|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 | D.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 |
图中①地区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 | B.受准静止锋影响 |
|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 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 |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3—4题。
图示地区
|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
|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
当前
|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
| 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 |
|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
|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