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和图,我国三个地区(A为东北,B为华南,C为长江三角洲)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A、B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
(2)C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但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说出A东北部的平原地区与C地区两地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A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因素与主要生产特点。
地域类型:A ,C 。
A区位因素:
A生产特点:
(4)A区南部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效益普遍下降,不少工人下岗。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5)你认为有哪些措施可以使该工业区重新焕发青春?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图中甲湖石油资源丰富,北部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海洋连接。A市为该湖湖畔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人口约280万。近年来,湖区管理部门计划将湖区的主要工业和炼油设施以及原油的装载点移至湖泊入海口,停止对湖上航道清淤,大型油、货轮也不再驶入湖内。
(1)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5分)
(2)分析湖区管理部门上述举措对甲湖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5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西南沿海的卡纳塔克邦湿地(11°15’N,75°46’E)与我国的青海湖(36°51’N 100°11’E)分别是斑头雁的重要越冬地与繁殖地,下图示意卡纳塔克邦湿地与青海湖的气候特征。
(1)说出卡纳塔克邦湿地与青海湖共同的补给类型。(3分)
(2)比较卡纳塔克邦湿地与青海湖的气温差异及其主要原因。(7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巢湖流域图。
材料二从2002年开始,某企业集团先后关闭上海的工厂,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从上海迁至合肥。
(1)据材料一比较图中甲、乙两处土壤厚度的差异,并从流水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合肥承接上海化工企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近年来,安徽承接了大量由长江三角洲转移来的产业,促进了当地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这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3分)
读下面“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问题。
(1)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2)当地居民生产方式非常落后,陡坡开荒、毁林现象严重,说明这些做法对河流电站及下游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
(3)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及农业生产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暖、潮湿、荫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图示区域省区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地。
材料三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在沿海地区建设了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我国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合作基础良好,已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台商是该省主要的外来投资者。
(1)说出影响甲、乙两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主导自然因素及乙地中的基塘农业的农业地域类型。
(2)简述图示省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福建省吸引台商投资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