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9分)
吴祜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祜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祜谏日:“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诸侯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②。昔马援以薏苡①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乡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祜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祜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多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祜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候相。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阁里,相和解。啬夫③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认罪。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祜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祜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祜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祜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祜亦径去。冀遂出祜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祜传》,有删节)
注:①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②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③啬夫:农夫。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昔马援以薏苡兴谤作《师说》以贻之 |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
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D.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吴祜品节的一组是( )
①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②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③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④冀怒而起入室,祜亦径去 ⑤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 ⑥功曹以祐倨,请黜之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祜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
B.吴祜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自持,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
C.吴祜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
D.吴祜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祜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5分)
译文:
(2) 祜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祜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5分).
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非君所详详:详细 | B.故作不良计故:故意 |
C.作计乃尔立立:定下来 | D.多谢后世人谢:告诉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我有亲父母 | B.昼夜勤作息 | C.便可白公姥 | D.逼迫兼弟兄 |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项是()
A.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它不仅有故事情节,还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本段 就通过对刘兰芝语言、动作、外貌、神情的描写来表现她坚决果断,忠于爱情的性 格特点。 |
B.男主人公焦仲卿虽有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但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兰芝殉情之后他还“徘徊庭树下”,更是表明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反抗性不及刘兰芝。 |
C.诗歌结尾以鸳鸯双飞作结,既与诗歌开端的孔雀失偶相呼应,又表现出人民群众对 刘焦爱情的美好祝愿,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种以美禽喻指夫妇的写法是民歌里常 用的。 |
D.诗歌以“磐石”“蒲苇”作比,两次在诗中出现,是为了表现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就像磐石一样坚定,像蒲苇一样有韧性。这就是“比”的表现手法。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
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将军段煨屯华阴,与诩同郡,遂托之。诩素知名,为煨军所望。煨内恐其见夺,而外奉诩礼甚备,诩愈不自安。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将行,或谓诩曰:“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诩曰:“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诩遂往,绣执子孙礼,煨果善视其家。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太祖后与韩遂、马超战于渭南,超等索割地以和,并求任子。诩以为可伪许之。又问诩计策,诩曰:“离之而已。”太祖曰:“解。” 一承用诩谋,卒破遂、超。
是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文帝从之,深自砥砺。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选自《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为郎推荐 |
B.诩假以惧氐装 |
C.承用诩谋接受,采用 |
D.将军恢崇德度宽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我家必厚赎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B.煨果善视其家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C.若乘旧楚之饶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D.诩自以非太祖旧臣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诩因病回乡途中被氐人抓去后,假称是太尉段颎的外孙,最终幸免于难,而与他同行的其他人都被氐人杀掉。 |
B.贾诩要离开段煨将军投奔张绣时,他对不理解他为什么要离开的人所作的解释,表现了他过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
C.从太祖破荆州后不听贾诩建议仍旧顺江东下导致失败和采纳贾诩计策终破韩遂、马超两件事,就可看出贾诩的谋略之高。 |
D.由于贾诩在文帝当初登上太子位时立了大功,深得文帝的赞赏,再加上他本人谋划深远,天下智谋之士都前来归附他。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弃乎!婴诚率之。"乃令粪洒②政席,尊残③而扎之。
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扎不受摈④。夫子扎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
君了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骈,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读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赠:自作"赎"。②粪洒:扫除清洗。③骖:古代嘉礼中的一种仅节。④摈:道"傧",傧相。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盍余、属庸将兵围楚之潜(水名);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盍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顿首光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一种兵器)。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史记 刺客列传》)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进专诸于公子光进:推荐 |
B.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客:好客 |
C.公子光详为足疾详:“佯”,假装 |
D.既至王前,专诸擘鱼擘:掰,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刺杀王僚成功原因的一组是()
①光真王嗣,当立②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
③夹立侍,皆持长铍④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⑤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平王死后,吴王僚趁火打劫,派兵围楚。不料楚国出兵断其回路,导致国内空虚,给公子光夺位造成可乘之机。 |
B.专诸认为,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欲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 |
C.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一方面解除专诸后顾之忧,让其刺杀王僚;另一方面设宴邀请王僚,王僚终于上当被杀。 |
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对专诸的承诺,还是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与元微之书① 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②,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云: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③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②牵挛乖隔,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⑧余习,这里指作诗的习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阔:宽广 |
B.形骸且健,方寸甚安方寸:指心绪 |
C.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提挈:扶助 |
D.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殚:尽,全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
C.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D.流水周于舍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居易与元稹友情深厚,如胶似漆,却相距遥远,如处胡越。别久思切,所以 悲叹人生苦短,未来不可预测,命运无力改变,深感凄楚无奈。 |
B.白居易叙写读到元稹病危时写给他的书信,吟诵元稹病中“闻君谪九江”时所 写的诗作,这既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又体现了二人是患难相扶的知已。 |
C.自居易倾吐了贬官后的三泰:亲人团聚,衣食自给,山水胜绝。将困窘生活诗意化,既表现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惟恐好友“忧望”的良苦用心。 |
D.白居易夜深不寐,赠诗元稹,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笼鸟槛猿”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顿处境,表现出宦海浮沉、相见无期的失意抑郁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