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某一时期重庆餐饮业结构发生很大改变,据统计,这一时期重庆共有餐馆260多家,其中外地餐馆150多家,占60%,远远超过本地餐馆,而且各大菜系,几乎无所不包。下列就这一时期重庆餐饮业的变化,分析最为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西餐馆在中国兴起 |
|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外来军阀部队带动重庆地区餐饮业变化 |
| C.甲午中日战争后,重庆被迫开放通商,西餐馆大大增加 |
| D.抗战时期,大量人口内迁,导致重庆餐饮业消费群体的多元化 |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
| A.“三大改造”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
| B.“大跃进”运动提高农业和轻工业产值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 D.“二·五”计划后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著作反映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探索的是
毛泽东的《西江月》(1927年)中写道:“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是
①开展土地革命②武装反抗国民党③纠正“左”倾错误路线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 |
1926年5月,中国国民党发表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则宣言标志着
| A.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 B.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
| C.国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 | D.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
《吕氏春秋》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
| A.按遗嘱继承制 | B.按年龄继承制 |
| C.按军功继承制 | D.嫡长子继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