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其日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鸟兽、人物形者,泉(州)、漳(州)通用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A.泉、漳成为全国外贸中心 | B.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
C.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 | D.尚未实行“海禁”政策 |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大臣草拟具体对策。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这一现象发生在
A.清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待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 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丞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丞相位高权重 |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 D.皇权在不断加强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中国古代能够提高办事效率的机构有
A.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北宋的枢密院 |
B.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 |
C.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的军机处 |
D.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枢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