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秦朝实行郡县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和雅典的梭伦改革,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打破了世袭特权   C 缓和了社会矛盾    D 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梭伦改革的评价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1850—1914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在此期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9%。文中:第二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股份企业的扩大③“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

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 “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和两者的混合形态——混合经济。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种极端之一。世界各国大多实行混合经济制度。”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早将市场和计划两者“混合”的是( )

A.英国的工业革命 B.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改革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