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 )
A 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 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 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 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的高低能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观察图作出下列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925年一1929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
②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
③1933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
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
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A.金融危机 | B.通货膨胀 | C.市场萧条 | D.产品过剩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于()
A.新航路开辟以后 | B.美国独立战争以后 |
C.工业革命完成后 | D.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