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86 ~1996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S B.GPS C.GIS D.RS下列有关图2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不正确的是
A.1988年~199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
B.1990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增大 |
C.1990年~1995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减小 |
D.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
图中四个地区中日温差最大的是
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表示地面辐射的箭头是
A.a | B.b | C.c | D.d |
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
A.a | B.b | C.c | D.d |
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
A.海洋蒸发 | B.地表径流 |
C.雨水下渗 | D.水汽输送 |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喷出岩的是
A.a | B.b | C.c | D.d |
图中没有出现的地球圈层是
A.大气圈 | B.水圈![]() |
C.地壳 | D.地核 |
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 B.流水侵蚀 | C.风力堆积 | D.流水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