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86 ~1996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S B.GPS C.GIS D.RS下列有关图2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不正确的是
A.1988年~199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
B.1990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增大 |
C.1990年~1995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减小 |
D.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
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该作物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
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A.福建沿海地区台风侵袭 |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
C.鄱阳湖平原水稻丰收 |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丁、丙、乙、甲 |
C.甲、丙、乙、丁 | D.丁、乙、丙、甲 |
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教育压力大 | B.人口老龄化 |
C.劳动力不足 | D.死亡率高 |
下列能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做法是
A.把农田改为建筑用地,扩大居住面积,改善生活环境 |
B.把现有林地、草地改为耕地,提高粮食总产量,解决粮食问题 |
C.增加城市车辆数量,解决乘车难问题 |
D.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农业提倡发展生态农业 |
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 B.公正性原则 |
C.公平性原则 | D.持续性原则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A.自然原因引起的 | B.人为原因引起的 |
C.不良消费引起的 | D.全球变暖引起的 |
图中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 | B.流水作用弱的地区 |
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 | D.风力作用弱的地区 |
该问题多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耕地面积广大 | B.地广人稀 |
C.热量充足、光照强 | D.光照强、温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