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图中A、B、C三个阶段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为 ,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从A阶段可以看出,城区主要沿 分布;B阶段,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3)试分析该地区在C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14分)该图示意某国R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R河流域被称为全球最大的热带半干旱地区,虽有广袤的土地,但长期以来经济十分落后,近年来,R河中下游谷地成为该国主要时令鲜果——芒果、葡萄种植与出口基地之一,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盟、美国。
(1)从自然条件方面评价,R河PQ段的航运条件。(6分)
(2)分析R河中下游谷地成为该国主要时令鲜果基地的区位条件。(4分)
(3)比较R河上游与下游河段城市数量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读图甘肃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甲)和河西走廊局部地区(乙)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二:河西走廊因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内陆联接西北边疆的大通道,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为遏制R河下游生态日益恶化、绿洲萎缩、尾闾湖泊干涸,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的局面,国务院决策自2000年开始对R河实行水量统一调度,并启动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湿地保护工程。
(1)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以甲地为例说明其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如果河西走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2)简析河西走廊发展通道经济的交通区位优势。
(3)为什么说河西走廊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14时45分,在尼泊尔(北纬28.3度,东经84.8度)发生7.0级地震。此后,发生余震31次。强震导致山体滑坡,路面断裂,致使一些地方道路阻断,震中与破裂带附近区域多条道路严重损毁。珠穆朗玛峰南坡、北坡均发生雪崩。
(1)尼泊尔为什么会发生8.1级巨大地震?
(2)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2分)
(3)为什么说本次地震后防止次生灾害尤为重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输往沿途各国。“一带一路”战略,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略图,甲、乙两城市降水量柱状图。
(1)读图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甲、乙两城市年降水量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2)A河三角洲堆积速度变慢,面积减小的原因有哪些?
(3)陆上丝绸之路途经的C湖平均盐度为12.8‰,而北部盐度只有0.2‰;北部部分湖区每年冰期2-3个月,其余湖区不结冰,请解释其成因。
(4)历史上我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对外贸易,乘帆船从乙城市到B海域,应选在什么季节?请说明理由。
(5)与古代相比,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及该区域K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材料二 下表为R河径流量季节分配表。
季节 |
冬季 12月~次年2月 |
春季 3月~6月 |
夏季 7月~8月 |
秋季 9月~11月 |
占全年径流量的比重 |
6% |
51% |
22% |
21% |
材料三 图甲所示区域南部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石油以及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基地和军事工业基地,为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但在20世纪90年代,该工业区工业生产规模大大缩小,1991~1998年工业产值缩减了64.5%。21世纪以来,当地政府开始思考如何使该工业区的资源型经济向科技开发型经济转化,并制订了高新技术发展纲要,促进创新经济的发展、建立新型组织机构等。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创新经济为该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加快了该地的经济发展速度。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8分)
(2)图甲中R河西岸沼泽广布,试分析其成因。(8分)
(3)R河是流经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长河,但其航运价值很低。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该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分析其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6分)
(4)分析图中所示工业区近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