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时,AgCl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提示:AgCl(s)Ag+(aq)+Cl-(aq),其平衡常数Ksp=c(Ag+)·c(Cl-),称为溶度积常数;又知:
Ksp(AgCl)=1.8×10-10,Ksp(Ag2S)=6.3×10-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Cl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
B.b点和d点均无AgCl沉淀生成 |
C.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
D.向0.1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滴加 |
0.1mol/L的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沉淀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为:
2AgCl(s)+S2-(aq) Ag2S(s)+2Cl-(aq) 。
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 )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 |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
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 ( )
A.易导电 | B.易导热 | C.有延展性 | D.易锈蚀 |
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 |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Cl-共有6个 |
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 |
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0个CO2分子 |
在石墨晶体里,每一层由无数个正六边形构成,同一层内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C-C键结合,则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
A.1:1 | B.2:1 |
C.2:3 | D.3:2 |
下列物质的熔点均按由高到低的排列,其原因是由于键能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铝、钠、干冰 |
B.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
C.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 |
D.二氧化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