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
|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历史根源分别是
| A.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
| B.君主专制、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制 |
| C.分封制、宗法制、三省六制 |
| D.君主专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
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惧)。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从《春秋》、《史记》以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
| A.考据、求真 | B.求真、鉴戒 |
| C.鉴戒、陶冶 | D.陶冶、考据 |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
|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
|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
|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
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与《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
|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
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而提出的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 B.“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 C.“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 D.“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